炎炎夏日話蘆薈
蘆薈--這一來自異域的神奇植物。不知從何時起已落戶大江南北,尋常百姓家。人們在觀賞它的同時,是否知道哪些具有醫療保健價值嗎?你們知道怎樣種植,才能使它的藥用成分正常增長嗎?下面,我們就這兩點向大家作個簡單介紹。
蘆薈的品種及種植方法:
1.庫拉索蘆薈,又名美國蘆薈。該種植物葉片很大,幼時有白色斑紋,是主要的藥用蘆薈,如果想種來入藥,它是首選。
2.中華蘆薈,又名斑狀蘆薈、華蘆薈,其白色斑紋在葉成長后不消失。由于其苦味不重,如種植目的是口服或入膳,它是理想的品種。
3.木立蘆薈,又稱直立蘆薈、鹿角蘆薈。植株外形似小樹,也有很好的藥用價值,胃酸少者尤宜。
4.皂角蘆薈,又名皂質蘆薈、花葉從這以后薈,葉片上華紋和斑點極多,葉肉加水攪拌可起肥皂樣泡,也可入藥,胃酸少者不宜選用。
家庭盆栽藥用蘆薈時,可用普通的瓦盆,盆土可用人工或天然腐植土3份,粗砂7份配制。蘆薈的繁殖通常用分株和扦插方法。新栽是,盆土不可太濕。栽后澆水不可太勤,冬季每星期1次,春秋5天1次,以清晨沿盆邊澆為好。盆土中除補充一點磷肥外,一般不用施肥,更不能施化肥。藥用蘆薈不耐寒,當氣溫低于5oC時,應將其移入室內。這樣,才能保證蘆薈的藥用成分含量隨種植年齡增加而增加,一般3年以上者,藥用價值較高。采收季節、晝夜不拘。采收時可將植株的中、下部葉片從莖部切下鮮用(用不完可放冰箱保存,注意用塑料薄膜保護切口)或曬干備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