穩定化蘆薈的生產技術研究
一、蘆薈的成份
研究穩定化蘆薈的加工技術,首先要了解蘆薈的成份。蘆薈的成份十分復雜,目前已測知的達160多種。雖然不同的產地,不同的品種和不同的加工條件會導致這些成份在數量上的差異,但在定性方面卻是大致相同的。經近代科學分析,確定蘆薈中含有豐富的蘆薈素(蘆薈蒽醌苷、高那特蘆薈苷、蘆薈大黃素葡萄糖苷等)、多糖(水解后產生甘露糖、阿戊糖、葡萄糖和豐乳糖)、有機酸、(蘋果酸、檸檬酸、酒石酸、丁二酸、肉桂酸、煙酸和葉酸等)、蛋白質、多肽、游離的氨基酸、多種微量元素(硼、銅、鐵、鈣、錳、鉬、鋅、鎂、鎳、鈦、鍶等)、維生素(VA、VB、VC、VE、胡羅卜素及有機金屬離子與維生素的化合物)、葉綠素、樹脂、多種活性酶及甾類化合物等具有特定功能的高活性成份。
蘆薈葉由葉皮、葉肉(由薄壁組織細胞組成,是清澈的纖維膠)、維管束(內含柱鞘細胞,是黃色液體,內含蒽琨)組成。葉肉的含水量約為98.5%(重量),全部固體的60%以上是由原始碳水化合物的多糖組成,主要是由甘露糖組成,其余成份為有機酸的鹽,尤其是草酸鈣(植物細胞代謝產物)。維管束中含有的黃色液體主要是數種蒽琨苷即蘆薈素。研究表明,蘆薈葉的黃色液體及內凝膠的各成份具有十分優良的性質,其萃取物有十分特殊的潛在用途。蘆薈凝膠是利用蘆薈葉肉加工而成的。
二、蘆薈凝膠汁的工藝流程
蘆薈濃縮汁的生產工藝流程圖見圖1。將蘆薈葉用消毒液刷洗干凈,再用清水沖洗,得到基本上無污染物及無細菌的蘆薈葉;剝去外皮,取出內部凝膠;將凝膠粉碎,均質得到凝膠液;經分離除去大部分的纖維和連結組織,于分離得到的凝膠液中加入助劑,在一定溫度下保持一定時間進行過濾,將過濾后的凝膠液,在一定真空下進行濃縮,制得一定濃縮倍數的濃縮液;將濃縮液進一步穩定化即得產品。
三、生產穩定蘆薈凝膠液的關鍵技術
如前所述,蘆薈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份,主要分布在蘆薈葉的凝膠中,其有豐富的營養成份。但這些營養,如:多糖、氨基酸、各種酶、生長素、糖蛋白、植物激素等性質都不太穩定。以多糖為例,在偏酸性的環境中,稍高的溫度下,很容易水解成單糖,是微生物很好的培養基。酶也是非常嬌氣的生物催化劑,蘆薈凝膠中很多具有療效的有機物都不太穩定。因此,鮮蘆薈凝膠遇熱、光照、空氣氧化及微生物酶解作用下,變得不穩定,具體表現為變色、變渾和發霉等。所以蘆薈凝膠濃縮液加工技術的關鍵是不損害其內部的原有成分,而又能保證產品色澤和微生物性能的穩定。1.控制蘆薈凝膠顏色變化。蘆薈凝膠顏色會逐漸變深,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蒽琨類化合物所造成的。蒽琨類化合物主要含在皮里。所以剝皮的工序盡可能的將皮除凈,使凝膠中帶入的蒽琨類化合物降到最低程度。即使剝皮工序控制再嚴格,僅靠此項措施,也不可避免凝膠液長期存放后顏色變深。我們經過大量試驗研究,研制出可存放一年而顏色不變的蘆薈凝膠液。2.保證蘆薈凝膠存放期間不渾濁。蘆薈凝膠汁在存放過程中易變渾濁,這是因為蘆薈凝膠液中的微小顆粒在開始加工過濾中被除去,但在貯藏過程中會聚集使凝膠變渾或出現沉淀。我們通過大量的生產實踐,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,即加入一種特殊的助濾劑并改進了過濾設備,解決了蘆薈凝膠變渾的問題。另外,微生物的污染也會造成蘆薈汁變渾,因此,防腐也是十分重要的。3.建立良好的防腐體系。防止微生物的生長,是使蘆薈凝膠液穩定的關鍵技術之一。為了防止微生物的污染,操作過程要嚴格把關,注意清潔衛生,容器、設備、導管等均需用蒸汽滅菌。蘆薈凝膠液最好在冷藏條件下存放;無冷藏設備的,也要在存放凝膠的屋子里,裝上紫外線燈,經常消毒,盡可能的保持無菌狀態。在生產過程中,成品通過巴氏殺菌,最后再加入特定的防腐劑,以保證整個體系的穩定。綜上所述,具有神奇功效的蘆薈,由于成份復雜,營養成份多,生產穩定蘆薈膠汁十分困難,不但要選擇好生產工藝,而且要掌握生產控制的關鍵技術。